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培养的阅读技能之一。那么,就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把握信息的方法,授之以“渔”,同时加以实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一、通览全文,把握结构,明确思路
阅读文章,首先要做到通览全文,了解作者写的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按照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来组织全篇,全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作者的情感走向是什么,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串联全篇的,了解这些内容是阅读文章的基础,也只有掌握了文章结构、情感基调、文章线索、作者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全文,这些是获取阅读信息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只有把握了全篇,才能更好地深入解读与赏析全文。
二、明确目标、找准范围
有了对文章结构、情感基调、行文线索、作者思路的全篇把握之后,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与思考,感悟与赏析能力的训练。《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对于阅读信息的把握也应该是学生自我阅读感悟品味的结果,教者所要做的便是“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明确阅读任务,给出阅读的目标或者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之上,围绕目标或问题去寻找相关的章节或段落,进行深入研读,做到有的放矢,切不可剑走偏锋,泛泛而读;应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思考、赏析,在读中思、思中悟,从而最终有所收获!读书如同披沙拣金,要用最短的时间搜寻获取最有价值的东西。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浏览,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迅速捕捉阅读信息,一眼扫过去,就能立刻辨别出内容上重要的与不重要的,找出核心部分,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摘录、提炼、综合、归纳
1.摘录法
所谓摘录法,就是根据训练的重点,有目的地一边阅读一边把自己所需要的有关内容,分门别类地摘录在一起,进行归纳,以便理解课文,抓住中心。在具体的文章阅读中,则主要指抓住阅读文章的重点内容和含有有用信息的语句,将其摘录下来。教者在培养学生运用摘录法的时候,需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摘录,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录,抓不住重点!
2.提炼法
提炼是指从阅读材料所蕴含的特点和意义中提炼出具有健康性、教育性、启迪性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在具体的训练指导中,教师可以先训练学生从概括语段内容入手,抓住文章写了什么;然后逐步训练学生去归纳段落大意、提炼文章观点。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教材文本进行相关提炼训练,让教材中的文本成为实践材料,让语文的课堂成为实践的阵地。
3.综合法
综合是指把所认知事物的各个部分或者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综合体现在文章阅读中,则是指把材料的各个部分的内容或者主题、情感等方面结合起来,它以分析为前提,要找出材料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把不同材料内容据其内在的相似点,按照一定目的迅速地整合到一起的能力。最后得出材料所显示的普遍的思想、主题或情感。
4.归纳法
归纳主要是指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归纳文章内容主要有段意连接法,关键词语连缀法、重点段落概括法和文章标题扩展法等。
段意连接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指阅读文章时弄清每个自然段写了些什么,然后要按文章叙述的顺序,把各段的段落大意加以整理后连接起来,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语连缀法是指有些文章中会有一些显示文章线索或主题的关键词语,归纳时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词,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抓住了。
文章标题扩展法是指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便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对这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只要将题目加以扩充就行了。
重点段落概括法则是指抓住文章中能够显示文章重点或主题的段落,加以概括整理,其他段落只需做些简单交代。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几点做法,具体运用时则需要老师根据文章、课堂及学生的不同而加以灵活处理。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环而扬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老师教学中的耐心与坚持,“春风化雨万物新”,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一定会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