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刘慧媛
华应龙老师是我的偶像,一直被他细腻、精致、大气、扎实的教风所吸引,也默默地追随着他“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今天向大家推荐他的第一本著作:《我就是数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
作者介绍、好书概述、心得感悟、精彩片段赏析
第一部分:作者介绍
华应龙,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编写和审定者之一。工作36年来,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学习、研究、总结、提升,用数学的眼睛来关注生活,用先进的思想观照课堂,用智慧的实践演绎精彩的人生。他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了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新课程的春风吹绿了他的课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化错教学”。
第二部分:好书概述
全书共分六部分:即“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人执教的课的评价,既有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一些为师的感悟,是一本立体感很强的书。本书主要关注了四个大方面:关注学生与学习过程,关注教材与教学过程,关注教师素养和教师专业成长,关注工作以外教师的成长和生活。
第三部分:心得感悟
读完全书,我感觉仿佛每个章节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让人怀着更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近作者、走进课堂。我认为华老师的成功不仅源于他对数学的一种执着的坚守,更来自他对课堂的一种悉心的守望——“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的精神!即便上了多次的教学内容,再次执教时,华老师仍会提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究竟怎么读分数?”等一些问题。华老师用自身的不懈努力,使人惊醒:人师,教育人的追求!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如果说,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让你流连,温暖的故事让你赞叹,真实的感悟让你共鸣……或许,只是因为——他为数学而来!
第四部分:精彩片段赏析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作者的真切感悟。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细细品味叶老的话,农业与工业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或许是农业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所需要的是一名技术熟练的操作工,而农业所需要的却是能真正关注生命及其成长的农民!……
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