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undefined!
 
栏目列表
   
  校园新闻
首页 >> 走进孟小 >> 校园新闻 >> 文章内容
课堂,为学生言说插上翅膀
————记优秀教师张丽娟牵手活动
 
作者:张双莉   来源:原创    点击数:738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9日 13:08:53
 

  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春意弥漫着整个校园。3月28日下午,新北区级语文教研活动暨新北区优秀教师张丽娟校长牵手活动在孟河中心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阅读教学中言说能力的培养”为研究主题,分上课、专家引领评课指导及重建和微讲座三个环节。

  第一节课,由孟河中心小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张双莉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上张老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文本特性价值,以大问题着手,通过“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与互动中交流,促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孩子更加感悟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并巧妙创设三十年后再见扫路人的情境训练孩子写话能力,提升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节课,西夏墅中心小学顾静霞老师执教《蜘蛛开店》,顾老师从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用童话激发孩子兴趣,并通过多种方式阅读帮助孩子理解文章内容,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解析文章结构,让文本更加直观清晰,最后通过孩子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与文本进行对话,培养学生言说能力。

  在一场视觉盛宴之后,参加本次活动的新北区40多位语文教师齐聚在创新楼楼会议室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研讨。在评课过程中,张校长针对小张老师课堂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又围绕“阅读教学中言说能力的培养”进行微讲座。张校长说语文教学应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关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第一,要关注文体特征,解读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例如这两次课堂教学的文本分别是散文和童话故事的文体,在散文类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散文语言的丰富美感,通过阅读不断体验审美感和情趣,在朗读中关注散文用词的精准,文字节奏和诗意,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看起来漫不经心,实则很有韵味,在此基础上,散文教学在设计上还要关注并触发敏感点——学会咀嚼文本,从陌生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表达、特别让人心动的细节描写、富有深意的标点着手,促进学生的生长点。第二,关注文本结构,整体感知中训练言说。例如在今天童话类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关注文本的反复性结构特点,教学设计不能割裂段段关系、人物关系、故事的关联性。此外,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运用语言、情节、续编等设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用讲编故事等方式来夯实学生的言语实践,不断培养言说能力。总之,教师要能够做到从整体出发,用整体性、结构性思维解读教材,通过文本结构图、思维导图等方法让学生实现真正的文本对话。第三,教师应学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中训练言说。例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语言描写时要体会老人的豁达开朗,可以通过“老人到底累不累?”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结合文本,结合生活去感受老人的以苦作乐的精神,这样学生在锻炼言说能力的同时也体会了人物形象。第四,教师应该挖掘语言训练点,在拓展中训练言说。《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中对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出现了两次,教师应该抓住这一语言训练点,先引导学生去明白两段描写的区别,再通过学生探究明白作者是抓住“精瘦”、“瘦削”两个词写出外貌区别的,教师还可以拓展彰武的《导游女》,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言说中发现人物外貌描写的多样性,从而拿到解开文字的密码。张校长的评课及讲座高屋建瓴,让我校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茅塞顿开,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孟小语文组教师及新北区其他小学教师更加明确未来课堂教学的新方向,基于语文素养,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创新。在张校长的专家引领下,孟小语文组会更上一层楼!

                     (撰稿:王丽君      审核:张双莉   摄影:林中坤)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