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 | 《族之舞》 | ||
课时 | 第二课时 | 课时主题 | 《黎族跳柴》 |
执教学段 | 第3学段 | 执教年级 | 四年级 |
学习目标 | 1.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跳柴歌》 2.学跳黎族跳柴舞,根据黎族的歌舞的表演特点,小组合作创编跳柴舞。 3.在演唱、欣赏、律动中,感受黎族歌舞艺术的魅力,热爱少数民族歌舞。 | ||
学习重点 | 学唱《跳柴歌》,跳黎族跳柴舞。 | ||
学习难点 | 合作创编跳柴舞 | ||
课前准备 | 竹竿24对、钢琴、多媒体 | ||
学习活动 | 学习过程 | 设计意图 | |
一、 傣族孔雀 旧知复习
| 1.承接第二课时,师生共同回顾傣族舞的特点及基本形式,在音乐中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 师: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族之舞》中,踏上寻访南方民族歌舞的旅程。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寻访了贵州彝族和云南傣族,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傣族的村寨,学唱了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回忆一下吧。 2.这首歌曲中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呢?这些是中国民歌中常用的创作手法。(同头异尾、一字多音) 3.在傣族村寨中,感受了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孔雀是傣族的吉祥物,孔雀舞是傣族歌舞的标志,他们的舞蹈有什么特点呢?(模仿孔雀的神韵、“三道弯”、婀娜多姿) 4.让我们在《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中,边唱边跳孔雀舞吧。 5..连接新课时,揭示第三课时主题《黎族跳柴》。 师:让我们继续踏上民族舞寻访的脚步,继续向南走,去海南黎族看一看。 | 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回忆傣族舞蹈的特点,帮助学生回忆傣族舞蹈的特点,为丰富《族之舞》单元奠定舞蹈基础。 | |
二、 打柴跳柴 重点突破
| 1.黎族舞初探,了解黎族舞蹈的特点 师:观看黎族跳柴舞视频,他们的舞蹈有什么特点?(用竹竿表演) 2.打柴,了解打柴舞的基本动作 师:黎族人生活在海南竹木茂盛的山林里,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便会跳跳柴舞来祭祀庆祝。黎族人用竹竿边打边跳,这种舞蹈形式称之为跳柴,又叫打柴舞、竹竿舞,现在已经演变成民间流行的一种音乐游戏,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看黎族跳柴舞视频,打柴人有哪些经典动作? 师:让我们模仿动作,跟音乐跳一跳。 师:我们手边并没有竹竿,怎么模仿打柴舞呢?(运用身边的物品模仿竹竿) 师:身边什么物品模仿?(跳绳) 师:让我们模仿动作,跟音乐跳一跳。 3.跳柴,能根据打柴基础动作,模仿跳柴动作 师:三看黎族跳柴舞视频,跳柴的人都有哪些经典动作?(蹲、点、跳) 师:让我们根据打柴动作,创编跳柴动作。请同学4人一小组讨论一下。 4.小组合作跳柴舞 师:请同学4人一小组,合作试试跳柴舞吧。请小组展示。 | 通过视觉、听觉、律动等多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探索黎族舞蹈的兴趣,在模仿中,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 | |
三、 唱柴跳柴活动迁移
| 1.听歌曲范唱,认识海南的名胜景点五指山、万泉水。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黎族人跳柴时唱的歌《跳柴歌》。听歌曲范唱,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五指山、万泉河、三月、对美丽海南的赞美) 2.五指山、万泉河是海南有名的景点,每年的三月是海南最美的时候,三月三是黎族最重要的节日,他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和跳柴舞会。你想加入他们的跳柴舞会吗?(想)加入跳柴舞会,不仅要会跳跳柴舞,还要会唱跳柴歌。 3.遍模唱乐谱,了解同头异尾的民歌创作手法。(同头异尾) (1)让我们一起唱一唱这优美的跳柴歌,在乐谱中,你有什么发现吗?(第12、34乐句的前两小节相同,了解同头异尾的创作手法) (2)接口演唱乐谱,生唱前两小节,师唱后两小节。 (3)交换接口唱,你有什么发现?(每个乐句最后两个音相同,重复的创作手法。模仿打柴的节奏) 3.模唱歌词,感受黎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师生接口唱歌词,感受圆滑线带来一字多音的演唱效果。(圆滑线让歌曲的情感变得更加浓烈) (2)学生完整唱歌词 (3)加速演唱,用歌声表达黎族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分块背唱歌曲《跳柴歌》 4.唱《跳柴歌》,跳跳柴舞。(结合板块2,完整演唱。) 师 :会唱《跳柴歌》,会跳跳柴舞,我们就可以参加黎族跳柴会啦。让我们加入前面的跳柴舞,和黎族人一样边打边跳吧。 | 分析乐谱,提升学生乐谱识读的能力,培养学生音乐创作思维。完整唱跳《跳柴歌》,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的表演能力,为第4板块创编跳柴舞做铺垫。 | |
四、 创意跳柴合作提炼
| 1.根据任务单,创编组内跳柴舞,并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黎族人的跳柴舞变化非常丰富,他们不仅有一种舞步呢,除了这一种跳柴方式,你还能创编出更多中的跳柴舞吗?下面请同学们4人1小组,2人跳柴,2人打柴,创编组内跳柴舞,并把你们的创编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 2.教师范唱,《跳柴歌》中,哪个音乐要素发生变化? 师:听,跳柴会音乐发生变化了。听一听,《跳柴歌》中,哪个音乐要素发生变化?(节拍从 3.跟钢琴演唱 师:唱一唱这 4.小组合作,根据歌曲节拍变化特点,创编 师:拍子变了,跳柴舞也需要变一变,根据3拍子的节拍变化特点,创编 5.小组讨论,根据黎族跳柴舞音乐和舞蹈,用一句话总结黎族歌舞的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 (1)黎族歌舞需要默契配合 (2)黎族歌舞运用了生活中的工具 (3)黎族舞蹈丰富多样,欢快热情 6.总结黎族舞蹈的灵感来源,即第三课时的课时概念:自然环境是黎族舞蹈的重要来源。 7.竹竿不仅在黎族舞蹈中运用,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中,都有竹竿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壮族和高山族的舞蹈吧。 8.说说看完竹竿舞的感受。(壮族的竹竿舞增加了手上的动作,高山族把竹竿立起来杵) 师:每个民族的竹竿舞都有自己的特色,请同学小组讨论,根据黎族音乐和舞蹈,用一句话总结黎族舞蹈的特点,把结果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 | 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探究的能力。编创跳柴舞,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音乐和二度创作音乐的能力。小组讨论,总结黎族舞蹈特点,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音乐思维总结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