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学习心得
首页 >> 专题网站 >> 教师发展 >> 邵爱萍 >> 学习心得 >> 文章内容
问题导向下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路径反思
 
作者:邵爱萍   来源: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3日 15:07:21
 

问题导向下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路径

                                                 2020.5.28

体育学习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多样化学习方式应用,可将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培育。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是真实学习,真实的学习要有真实的情境与任务的介入,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教育教学去达成学习目标,完成教学的任务,才能培育学科关键能力、必备的品格与价值观念。可见,提出问题导向下情境化体育教学,真正提出了怎样去培养人的策略。教师将体育学科教学知识点,根据教材、学情、生活常识等要求设置若干问题,置于一定体育教学情境中,使得体育教学基于问题、缘于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导向下利用情境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从而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一、 问题导向下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价值内涵

问题导向下情境创设的体育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真正融入体育教学实践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创设教学情境是将知识与技能生活化,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或者引入一定的情境,把学科知识技能转化为与知识技能产生或者具体运用的情境,具有相似性结构的组成形式。问题为导向下教学情境创设是让学生深入地参与、体验、探究知识与技能,从直观的层面,高效地理解知识技能,或是创造新的知识技能,形成新的知识技能体系等。

因此,问题导向下创设教学情境最大的价值内涵,其一,能激发与保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改善学生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倦怠感,转变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和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其二,使得体育知识技能生活化。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深度思辩,在提高思维品质的基础上,尝试现有知识与技能体系进行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快速地感知、理解、吸收、运用所学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问题导向下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困境

1、问题的设置难以切合教材重难点

 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解决现实面对的复杂问题。而问题基于深入分析教材,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以问题为导向下情境化创设的体育教学,不管是课前教师针对教材、学情设置得问题,还是在教学实施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地把握,直接考验一线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能力与学情掌控水平。

 如在进行水平四《前滚翻》课时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逃生的技能学习,但在设置问题同时,不得不考虑,现实中逃生时前滚翻动作与教学内容的动作要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样典型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下,问题设置如何切中要点,不妨碍技术动作的掌握,又利于学生对此运动技能的习得。

2、问题设置与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问题是引导学生对知识领域探究的最主要源泉,学生利用问题导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设置的问题,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势必会影响学生对问题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探究欲。如问题设置难度系数过大,问题情境创设比较复杂,问题情境创设比较复杂,势必会打击学生求知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与欲望会受影响;而当问题设置太过简单,或者是不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性的实际,课堂学习效率将变得非常低效。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境创设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脱离了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与规律。如在水平四与水平五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过于儿化,往往可能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有抵触情绪的发生,反而使得情境教学适得其反。

3、问题设置与情境创设缺少思维的深度

4、问题给教学情境的创设制造障碍

三、 问题导向下体育教学情境创设路径

1、厘清体育学科的特性与规律

2、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3、充分了解学情,满足学生需求

4、关注学科体验,提高思维深度

5、精选情境创设,力求有趣新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