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计划总结
首页 >> 工作安排 >> 计划总结 >> 文章内容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作者:雷红霞   来源: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08:28:31
 

        

           研学融合  激活内需  主动自为谋发展

           扎根日常  积淀生长  集聚合力促提升

           ——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  2020.3

【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科研工作意见和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聚焦教育本质,遵循教学规律,厘清发展目标,集聚发展新动力。以“在孟河医派文化滋养下健康成长下”的学校文化的衍进与生长为核心,扎根日常、修炼常规,激活内需、锤炼素养,积淀生长、凝练品质。

【工作目标】

1. 主动跟进,修炼学科常规(常规落实)

2. 研学融合,锤炼核心素养(能力发展)

3. 聚力打造凝练课程品质(质量提升)

【具体措施】

一、扎根日常,主动跟进,修炼学科常规

本学期教导处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保障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执行与开设各级各类课程。规范课程实施行为,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公假一般以调课为主,由年级组长负责协调,如调课确有困难的话,可以报林中坤副校长审核、教导处安排代课;病、事假可以先调课或报教导处安排代课,但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教师之间不得私自调课。代课单和调课单要及时安放于教室外展板处。教导处明确分工,每天上午和下午巡查全校课程执行情况,及时将巡查情况通报于学校QQ群,并针对教师呈现问题沟通与整改。

节点事件:①开学第一课:防疫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②年级组长负责调课并及时记载,教导处规范落实代课工作;③课程执行情况巡查及记载(教导处周一、三雷红霞,周二邱瑶,周四雷琴华,周五王晴晴);④学生因病缺课追踪及复课详见《孟小学生因病缺课追踪及复课查验制度》及组织流程,具体负责人班主任和保健室汤志刚。

2.长程设计“承”课程。期初各学科组要认真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各学科常规》和《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并就《学科课程建设方案》和各学科、各年段达标要求校本化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细致分解,化到日常积极提升学校校本课程及主题活动性课程实施水平,有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及学校主题活动性课程(含期初课程、每月主题节活动、期末课程等),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长程规划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类课程,做出特色,做出精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及个性化发展。我校作为常州市劳动教育领衔学校,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劳动技术课,加强劳动教育的研究,可以结合孟河医派中草药的养护、齐梁生态园的劳技科普实践和劳动教材进行整合研究,同时与区钱丽娟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协同研究。各年级要充分利用与开发《孟河医派文化》校本课程教材,积极推进与实施。一二年级《孟河医派文化》校本课程上课时间和大课间时段对调。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要以项目组抱团发展,专项研究,聚力发展。孟河医派文化课执教老师能备好课、上好课,积极撰写论文或教学随笔投稿于核心期刊,打磨精品课例,向媒体推送,宣扬孟小课程特色。

节点事件:①一~六年级上好《“孟河医派”文化校本课程(上册)》,拍摄“精品课”视频,争取推送“学习强国”平台;②孕育“孟河医派”文化品牌(产品),如:中草药香囊、中草药盆景、编制“中医养生操”;③筹备并拍摄“孟河医派”特色文化学校宣传视频;④筹备并编写“校歌”(本续期);⑤学校课程体系的调整与优化,“劳动实践”课程、“书法教育”课程开设试点年级并有序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⑥校本课程(社团、项目)展评活动;⑦校级优秀学科组、备课组、项目组、校级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⑧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

3.网状推进调研考核。紧抓节点事件,放大过程价值。“行政牵头”、“责任人领衔”、“项目组主动自为”的三维一体运行,做到规划先行,务实创新,稳步推进与落实各学科各项目工作。每月进行一个年级的集中教育教学调研,走进课堂,查阅资料,个体访谈,涵盖本级组所有学科所有教师,精准把脉问题。基于问题,注重诊断,持续改进,把住日常课堂教学工作的底线,促发与历练课堂基本功(开放的问题导入、个性化探究、结构化资源呈现、参与式讨论、归纳式提炼),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丰富学科知识结构、解读教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有效练习设计能力)。

节点事件:期初学科课堂普查;②月教学常规调研与考核

4.扎实践行教学“四严”。各学科组进一步细化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的要求和课堂观察量表,完善各学科教学常规。

(1)严把备课关:各学科组要建立分有度的常规教研和集体备课机制。单周四大学科集体备课相对集中,活动形式分学科组全员培训交流和备课组小组讨论。由各学科责任人组织制定、召集管理好备课活动,数学、英语、综合学科集中备课地点于博爱楼二楼小会议室,语文学科集中备课地点于创新楼四楼多媒体室。大组研讨和学习内容由学科责任人负责全员交流。备课组小组讨论(备课组长协调和记录),讨论内容:上周教学得失,主要问题分析和改进错误;本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如何突破,本周有效练习的设计。备课组内教学设计做到五同五不同。五同:教学目标、教材简析、教学大环节、基础练习、常规积累。五不同:学情分析、学生活动、交流预设、拓展练习、板书设计。每位教师备课前要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材、教师用书,提倡思考型备课。教师在备课中要换位思考,重视学生学的过程的设计。提倡二次备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修改教学过程设计,每月各学科组进行教学设计互查互学交流活动。提倡教师多动笔,记录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等,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备课要有1—2周的提前量,避免出现上到哪备到哪的情况,每次上课必须带好教科书和备课本。

节点事件:①开展学科责任人、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岗位职能培训(4月)和阶段工作反思研讨会;②开展40周岁以下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封闭式);③序列、主题式开展校本化备课活动。

 (2)严把课堂教学关: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体现学校文化,构建开放互动生长的课堂,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探究和合作,培养学习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各学科要把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四大学科组围绕研究专题,加强对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组活动的长程设计,开展典型课例的现场研讨、经验分享和交流。全体教师系统学习、领会、内化《量表》并化于日常,在随堂听课、调研课、教研课中有效落实,带着课题、带着《量表》践行“成长课堂”,课堂观察量表运用到教研课和日常调研课的评价中

节点事件:①期初课堂普查(第1、2周);②各学科完善《课堂观察量表》,带着《量表》开展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等研究活动;③开展40周岁以下教师微课主题式评课比赛活动。

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自2月8日起,我校开展网课新授,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后,要先用不超过1周的时间对前期网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巩固,然后再新授后阶段的内容。有效做好前沿后续,做好衔接工作。同时在新授中复习前期网课的内容,边复习边新授。

 (3)严把作业批改关:两个月的网上导学,语数英大小练习作业积压,教师批改任务重。语数英学科负责人和学科责任人商定一本全批,另一本选择性批阅(同级组作业统一),做好学生错题订正和二次评价。严格贯彻“减负”精神,作业布置精心合理,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少一些机械重复,多一些创造性作业。各学科积极创新作业形式与评价机制,作业增添趣味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变机械操练作业为主动探究、富有挑战性的作业,变单一的复习型作业为反思型作业,实施分层作业,弹性作业

(4)严把辅导关。课后辅导要做好提优转差工作,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辅导的计划要有可操作性,辅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关注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耐心细致地进行个别心理疏导,传情扶志,争取在2-3周内拉平学生起点,确保一个不掉队。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常抓不懈,关注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召开毕业班教育教学研讨会、毕业生与校长的对话、毕业班家长会,家校携手,凝聚合力,努力提升两率。

节点事件:①转化学困生交流会、学困生档案的建立与帮扶;②薄弱班级、学科跟踪调研指导;③毕业班教育教学研讨会、毕业生与校长对话、毕业班家长会;④期末班级、学科考核(教学质量进步奖、优秀团队)。

二、研学融合,激活内需,锤炼核心素养

本学期,各学科组教学研究以课堂转型为重点,以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学生课堂常规和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及落实,实现课堂转型,通过研究了解课堂转型的逻辑结构,掌握课堂转型的标准。

 1.修订与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各学科组进一步细化质量标准体系,以国家课程的实施提升基础性学习力,以校本课程提升发展性学习力,以课题研究提升创造性学习力,“三力”聚焦促发国家课程校本化有效实施语文学科从识字、阅读、习作三个领域,进行语文学科质量标准体系的研修,教师在清晰本年级各单元知识点、能力点的基础上,要提高质量标准体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率。通过课内与课外的融通,做好语文学科的单向拓展,实现语文学科内部的综合融通。数学组进一步细化数运算和形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细化学科关键能力。英语、小学科一并进行校本化完善与修订。

2.主题化、序列化开展研修,全面铺开。①抓实核心,主动自为,个人自修。推荐书目:《新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各学科常规》(课前、课堂、作业),《新课程标准》《常州市各学科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及林崇德主编的《核心素养》。②推荐备课组研究内容:语文:重视低语一、二下教材的研读,准确把握年段教学目标;以试卷测评为导向,关注各年级质量要求;以成长营活动、市区优秀教师牵手活动为阵地,积极培养语文骨干力量;发挥成熟教师作用,宣传推广优秀语文教学经验。语文(低段)教研组要关注统编教材的教学研究,探索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研究,中高年级关注类课文阅读与读写结合的语用研究;数学组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数学教育为学科建设导向以“聚焦学科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日常研究专题化,进一步落实“双新”,扎实和细化日常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新基本功,促进对学生进行“有方有法的数学思考、有条有理的数学表达和有理有范的数学记录”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中段)教研组关注学生书写、整班朗诵和口语交际,高段主要围绕阅读和写作开展专项研究,综合组围绕术科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做专项研究。③四大学科组要围绕各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梳理各大领域知识点形成系统串、交流分享,让组内每位教师清晰各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知识分布、各年段教什么、怎么教;开展精品课微格分析,主题式评课。

节点事件:①序列开展备课、教研活动;②青年教师主题式评课比赛

3.项目驱动,整体架构。加强学科组建设,各学科组进一步修订学科课程建设纲要,结合市区各项比赛长程规划学科组日常研究活动,各类研究有持续的跟进,有总结后的反思。

语数英学科项目建设:语文“语用能力”、数学“数量关系训练”、英语“绘本阅读”项目驱动,开展实践研究。科技项目组、书画(儿童画)项目组、满天星项目组、中医娃项目组、小篮球项目组、田径项目组以“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做专项研究。四大学科组通过各层面的学研活动,激发老师对“学科核心素养”“课堂转型”的认识与思考,更是指导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各教研组发挥团队的力量,紧抓赛点,夯实过程训练,以赛促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节点事件:①单周语数英学科组以学科关键能力为专题全员集训,综合学科组根据学科共性进行研修,双周四大学科组以课题为抓手序列开展教研活动;②各学科课程建设实施成果展评活动③修订《四大学科课程建设方案》,期末各课程责任人作“课程实施情况汇报”;④学科组、项目组系列开展活动,以赛促练,夯实过程训练。

三、聚力打造,积淀生长,凝炼课程品质

全校教师围绕“孟河医派”核心精神“博爱、诚信、博学、创新”,践行为师之德,以法为纲、以人为本,拓展眼见、更新理念、优化思维方式,关注细节中变革出新、逐步转变行为方式,呈现精彩的自我,成事中成人、成人中成事。

1.教师梯队分层培养

学科责任人培养:角色担当,变革思维方式。提升课程领导力,过程管理力,工作创新力。学科组内挖掘调动优质,建立良好的机制,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团队协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推开的关系,处理好工作布置与亲自跟进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争做优秀的领头雁。

青年教师培养:基于各学科组特点,分层培养梯队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给各梯队教师创设不同的实践平台,青年教师成长团有计划开展训练营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学科关键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奋飞计划和学期盘点。学科组开展骨干教师经验分享会、“青年教师困惑与骨干教师答疑”面对面交流会等。策划长程序列的培训课程,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案例剖析、实践体验等形式解决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利用节点事件,长程规划教师队伍培养。成序列开展教师粉笔字、演讲、说课、评课、制作微课等大练兵活动,练就青年教师扎实基本功;有结构开展教师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研学活动,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节点事件: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见《孟小教师基本功竞赛方案》)

2.学生发展灵动彰显

落实① 学科关键能力培养主题化,成序列,化日常。

语文:(阅读分析的答题格式、要求、重点难点,各类优秀话题作文的赏析)

以语文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绘本教学、整本书阅读等为抓手,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界限,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拓展语文课程建设新路。

低段:阅读与写话;中段:阅读分析与习作表达(话题习作、想象习作);高段:阅读分析、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不同体裁作文(记叙文、说明文)。

数学:低段: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式);中段:数运算、图形与几何、解决实际问题(作图、数量关系式);高段:数运算、图形与几何、解决实际问题(作图、数量关系式)、实践与应用(实验报告)。

英语:

三年级:英语书写、整班朗读与口语交际;四年级:英语书写、整班朗读与口语交际、英语写作;五年级:英语书写、整班朗读与口语交际、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六年级:英语书写、语音训练、口语交际、英语阅读、英语写作。

落实② 学科关键能力检测要抓实核心,确保质量,主动跟进。命题质量要高,检测要相对集中,反馈要及时,做到节节把关,层层击破,争取人人达标。

语文核心素养检测:

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一至六年级整班写字比赛;一至六年级整班朗读比赛;三至六年级整班阅读过关测试;三至六年级整班作文竞赛

数学核心素养检测:低段: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中、高段:数运算、图形与几何、解决实际问题。

英语核心素养检测:三、四年级:单词过关测试、英语书写比赛、整班朗读和口语交际竞赛;五、六年级:词组过关测试、英语阅读竞赛、整班朗诵和口语交际竞赛。

各学科组要内部挖潜,盘活资源。结合专题与学科特质努力磨炼核心文化,做强“异质组合”,关注差异发展;做细“项目剖析”,提升研究品质;做实“研读结合”,明晰研究路径。

节点事件:①各学科关键能力研训;②各学科关键能力试卷命制、检测与反馈;③市区1-5年级学业质量检测;④区毕业班学科抽测。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2020年上半年是升学年。各学科组、各备课组怀研究心,探研究源,寻发展路。长程设计、规划先行,扎根日常、主动跟进,研学融合、激活内需,聚力打造、积淀生长。孟小人将主动自为谋发展、集聚合力促提升,用愿景激发脚步、用数据点亮历程,实现孟小学业质量再上新台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