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研 整体规划 唤醒教师发展自觉
整合融通 化于日常 提升教育科研品质
孟河中心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科研工作重点及学校“cheng”课程理念为指导的基础上,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抓手,以学促研,整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唤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自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整合融通,化课题于日常,提炼科研成果,全面提升科研品质,引领教师成长,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追求,成为学校发展的支点。
二、工作目标
1、以学促研,整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唤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自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整合融通,化课题于日常,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实效化研究过程管理,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自信与能力,提升科研品质。
三、工作举措
(一)、以学促研,整体规划,唤醒教师发展自觉。
教师是立校之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因此,我们应该把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1、抓师德教育,在主题活动中促观念更新。
(1)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逐步健全完善制度,不断充实师德教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时为师,处处为表。本学期继续开展“讲师德、铸师魂、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教师确立“严谨教学、敬业爱岗、乐业爱生、甘于奉献、廉洁从教”的优良作风。以第35个教师节为契机,开展青年教师主题的演讲比赛。
节点事件:以第35个教师节为契机,开展青年教师主题的演讲比赛(9月上旬,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德育处)
2、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一班一品”中提升品牌效应。
采取理论学习、工作交流、专题讲座、师徒结对等形式,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要着眼于细、活,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在班级管理过程逐步树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理念,永远追求完美。不断充实自己的经验,使班级(中、小队)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打造“一班一品”,学期结束举行评比。
节点事件:开展“一班一品”评比活动。(要求:期初有方案、活动有过程性资料、期末举行评比)。(德育处)
3、抓青年教师团队建设,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后备储蓄力量,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团项目组活动,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1)青蓝结对工程。
本学期继续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教学优势及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促使新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进而为争取成为好教师、骨干教师创造条件。学科组要继续加强对此活动的督促,学期末教导处将对此项工作进行考核。
节点事件:期初青蓝结对活动,期中跟踪调研,期末徒弟汇报展评活动。(教导处)
(2)课堂磨砺工程。
为迎接区素质教育常规督查,促进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让青年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确保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本学期我校实施课堂教学磨砺工程,积极打造高效课堂。
节点事件:①期初学科课堂普查课,月调研课堂跟踪课。(教导处)
②9至11月开展课堂磨砺工程。(教导处)
③青年教师成长团每月一次活动。(期初,反思上学期自身的发展现状,立足岗位制定本学期的发展规划;期中每月以沙龙、演讲等方式开展一次活动;期末进行总结、盘点)(教导处)
附:《青年骨干定点跟踪培养结对表》
学科 | 行政或骨干 | 跟踪青年骨干 | 相关要求 |
语文 | 林中坤 | 张亚昕(一)、葛 倩(一) 曹佳爽(三) | 1、每月至少听1节随堂课,并交流反馈情况; 2、定期个别交流,明确奋斗目标,把握青年教师工作和发展现状; 3、帮助与协调各类关系,力求在较高平台上锻炼和成长; 4、根据青年教师短板,督促其在一定周期内完善和提升。 |
雷琴华 | 刘 妍(五)、王丽君(四) 胡 叶(四) | ||
数学 | 雷红霞 | 张思月(五)、冷小燕(四) 吴丽丽(三) | |
张思月 | 恽蝶(二)、宋白杨(二) 刘慧媛(五) | ||
英语、信息 | 高 锋 | 王晴晴(六)、杨 洁(五) 路 焕(信息) | |
王晴晴 | 季佳娴(六)、史 群(四) | ||
综合 | 邱 瑶 | 肖 杨(音乐) | |
周建新 | 邵爱萍(体育) | ||
汤志刚 | 施 宇(体育) | ||
谢双跃 | 唐 舒(美术) | ||
徐翼飞 | 朱 洋(科学) |
(3)主题阅读,储备精神能量。
最是书香能致远。本学期学校四大学科组将继续组织青年教师读名家专著,汲取名家教育的思想精华,并进行内化吸收。活动将“共读一本好书”、自读感悟与校长荐读相结合,以好书推荐共阅、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传阅等形式,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起来,为阅读行为与教学行为架起互通的桥梁,从而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节点事件:青年教师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并将所有读书心得编辑至一个文档,上传至校园网“书香孟小”栏目下。(四大学科组)
4、借助基本功竞赛,促教师专业提升。
为激励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将继续举行教师的“两字”(粉笔字、钢笔字)比赛,每周进行两字练习与展示,期末两字评比。同时,四大学科组还将围绕本学科组成员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区“骏马杯”、“蓝天杯”等比赛的要求,在本学科组内开展基本功大练兵,努力夯实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基本功。
节点事件:①每周两字练习与展示,期末两字评比。(教导处)
②各学科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9~11月份)(青年教师成长团)
③11月份,课程标准解读竞赛。(青年教师成长团)
④四大学科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练兵:(四大学科组学科组)
(语文组——统编版教材解读比赛、说课上课比赛、课程标准解读比赛;数学组——教材分竞赛、命题能力竞赛、上课竞赛;英语组——英语专业知识笔试、说课上课比赛、演讲比赛等)(详见四大学科组工作计划)
⑤“蓝天杯”教学设计评比(12月份)(教导处)
5、打造“成长论坛”,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打造“成长论坛”,(学科组建设方面)各学科组将定期定专家过来对我们进行学科课程建设与研究方面的指导工作,加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拓展其外延吸引特长教师、特色教师、中医专家、有特长的家长、特长学生走进讲坛, 扎实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全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节点事件:
① 8月底,自主申报“成长论坛”培训菜单主题。(教导处)
② 邀请薛辉主任作“聚焦语文要素,培育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8月26日)
③ 邀请万荣庆主任作交往互动式备课讲座。(8月27日)
④ 每月举行一次“成长论坛”。(教导处)
(二)整合融通,化于日常,提升教育科研品质。
1、打通教研与课题之间的壁垒,整合融通,提升教科研品质
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参与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提升科研素养。
本学期,我校的统领性课题《构建学校“cheng”文化的实践研究》(市级重点课题)和语文学科组的区级课题《农村小学学生语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历经近三年时间,即将结题。本学期,要在认真回顾研究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研究方向,扎实开展好课题的专项研究活动,积极迎接12月份的课题结题工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努力打通教研活动与课题之间的壁垒,整合融通,将课题研究化于日常,全面提升教科研品质。四大学科组在制定学科的教研活动计划时,应努力提炼“cheng”文化的元素,将学校的统领性课题以及本学科组课题研究活动融入到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中去,做到研究有主题、成序列。
节点事件:①四大学科组学校的统领性课题以及本学科组课题研究活动融入到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中去,研究有主题、成序列。(四大学科责任人)
②教导处根据学科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科研活动安排表,统筹规划四大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导处)
③四大科学组按要求开展好教科研研究活动,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包括上研究课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评课稿、课题理论摘记等,并制作好每月一次的教研简报。(四大学科责任人)
④12月上旬围绕学校统领性课题《构建学校“cheng”文化的实践研究》,开展“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提炼研究成果,放大研究的过程与价值。(青年教师成长团)
⑤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要求围绕课题撰写教学设计1篇(参加“蓝天杯”教学设计比赛)、论文1篇,并积极参加省市区的论文评比或发表,确保课题顺利结题。(青年教师成长团)
⑥学期末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盘点。(青年教师成长团)
2、围绕“微型课题” 抓日常科研,促青年教师做好科研。
除校级的统领性课题外,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继续以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为抓手,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人至少主持一项微型课题研究,并把备课、上课、评课、理论学习与科研结合,每学年至少要有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同时,期末组织优秀微型课题参加市区级微型课题研究评比。
节点事件:① 9月份初,梳理上阶段的课题研究现状,进行新一轮微型课题的申报工作。(青年教师成长团)
② 9月中下旬,邀请专家召开微型课题开题认证会,对大家申报的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认证,以便大家进行有价值的研究。(青年教师成长团)
③10月中下旬,开展微型课题交流会,展示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并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明晰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青年教师成长团)
④1月份,组织校级微型课题展评活动,上交过程性资料,并选择优秀微型课题参加市区级微型课题研究评比。(青年教师成长团)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也需转变思路,实现科研转型,才能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科研水平。新学期,我们将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变革,拓展科研思路,扎实行动研究,不断锤炼和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品质。
四、主要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制定教科研计划
2、自主申报“成长论坛”培训菜单主题
3、邀请薛辉主任作“聚焦语文要素,培育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
4、 邀请万荣庆主任作交往互动式备课讲座
九月份:
1、学校教科研负责人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
2、以第35个教师节为契机,开展青年教师主题的演讲比赛(9月上旬,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
3、“成长论坛”培训
4、青蓝结对活动,期中跟踪调研,期末徒弟汇报展评活动。
5、开展“一班一品”评比活动。
6、微型课题的申报工作、微型课题开题认证会
7、课堂磨砺工程
8、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两字展评
9、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一)
10、四大学科组教科研研究系列活动
11、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12、区、校学科组基本功竞赛
十月份:
1、开展“一班一品”评比活动。(过程性资料跟踪调研)
2、青蓝结对活动——期中跟踪调研
3、课堂磨砺工程
4、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两字展评
5、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二)
6、“成长论坛”培训
7、微型课题交流会
8、四大学科组教科研研究系列活动
9、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10、区、校学科组基本功竞赛
十一月份:
1、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课程标准解读竞赛
2、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两字展评
3、课堂磨砺工程
4、开展“一班一品”评比活动。(过程性资料跟踪调研)
5、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三)
6、组织参加江苏省 “蓝天杯”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7、“成长论坛”培训
8、四大学科组教科研研究系列活动
9、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10、区、校学科组基本功竞赛
十二月份:
1、组织有关论文评比活动
2、开展“一班一品”评比活动。(过程性资料跟踪调研)
3、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两字展评
4、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四)
5、“成长论坛”培训
6、围绕学校统领性课题《构建学校“cheng”文化的实践研究》,开展“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7、四大学科组教科研研究系列活动
8、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9、学科组基本功竞赛
元月份:
1、组织区优秀教研组评优工作
2、完成2018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认定工作
3、开展“一班一品”评比活动。(学期展评)
4、青蓝结对活动——徒弟汇报展评活动。
5、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两字展评
6、学科组基本功竞赛
7、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五)
8、“成长论坛”培训
9、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盘点、校级微型课题展评活动